创业究竟是谁的“功课”?
创业从来就是一种“向死而生的挣扎”,因为被不安分的灵魂驱使,创业者才走上了这条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生道路。既然自主选择了创业,那就得无怨无悔,哪有随便矫情的权利?
近年来,国家越来越重视创业,大学生积极响应,毕业之后运用所学自主创业的人也越来越多。在成功案例不断涌现的同时,更多的苦恼乃至抱怨也不断见诸报端。日前,就有媒体以《政策不少却摸不着,大学生创业遇难题》为题,讲述了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诸如“创业要素资源缺乏、双创政策‘看得到,摸不着’,长效、系统的创业指导缺少”等困难,既令人同情,也让人困惑。
比如,初创企业找不到合适的职工,确实会让创业者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,但普通就业者寻求职业稳定性,不愿意与初创企业共患难,更不愿意屈就不够体面的工资待遇,难道不是合理的选择?要不,怎么理解他们自己不去创业?
再比如,创业者得不到创业导师的指导,遇到困难只能自己死扛,磨难确实又多了一层。但创业本身在中国远谈不上“蔚然成风”,一些挂着“导师”招牌的指导者,本身可能没有创业经验,否则早就把自己的企业上市去了,何必靠“创业指导”赚几个辛苦钱?既然如此,那又有什么本领给人指导?南郭先生再多,指导再及时,除了纸上谈兵,又能给创业大学生什么“锦囊妙计”?
说实话,今天的创业者从开发高科技到卖煎饼果子,有多少是仰仗政策起步的?如果从创业指导、办公用房、贷款优惠到员工招聘,每个环节都有政策保驾护航,还叫创业吗?今天在大学生创业问题上造成最大思想混乱的,就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创业难报道,其实际效果只会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自量力地投身创业,又不切实际地等待政府和社会给予照顾,最后不但害了他们,还可能坑了他们的家庭。
创业从来就是一种“向死而生的挣扎”,因为被不安分的灵魂驱使,创业者才走上了这条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生道路。既然选择了创业,那就得脚踩荆棘,无怨无悔,哪有随便矫情的权利?固然,国家提倡个人创业,也善意地为创业者提供了各种便利,但创业者不能因此觉得国家欠了自己什么,因为最后成功时兑现的利益,除了正常税收之外,国家并不会多拿走多少。这有点像竞技场上的运动员,辛苦训练,夺得了冠军,功成名就归自己;失败了,就嚷嚷要国家提供一辈子的保障,这种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,既不合理也不公平。
一些媒体上随时可见的“创业矫情”,很大程度上来自舆论对创业的道德拔高,似乎任何事情只要一个“国家倡导”,个人去做就是了不起的“道德英雄”,享受各种优惠也是理所当然。尽管在经济下行、就业不易、产能过剩严重、新兴行业有待成形之际,个人创业确实具有宏观价值,但也不能就此依赖政府解决创业路上的全部问题。想想同样创业,进城务工农民很少得到政策优惠,照样含辛茹苦。这不是因为他们不会抱怨,而是再大的抱怨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。
其实,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是否合适,在学校内部和社会上一直都有不同意见,质疑声始终高过赞同声。因为从小沉溺于题海之中,思维开放性不足,社会交往能力欠缺,没有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,轻易投身创业,失败的可能远远大于成功,不如好好工作几年,积累了经验和人脉之后再去创业。加上有了自己的资金准备,还可以避免过多向父母求助,不会因为自己失败而连累父母年老失养。
当然,大学生创业也不乏成功案例,但真要全面调查一下,一定会发现其中有许多人动用了家庭储备,包括资金、人脉甚至经济实体本身。或许正因为自力更生了,对政策优惠不敏感,所以不会随便抱怨,更不会矫情。一句话,创业的功课需要自己完成,不能过多依赖他人,包括政策。